广州专业办证

新闻中心

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电子印章如何提升普及率?代表建议创新应用场景

发布日期:2023-08-04 11:34:25 浏览次数:


  关于电子印章,有一组数据:2019年4月,广州市电子印章公共服务平台上线,截至2020年3月底,全市签发法人印章320万个,印章调用720万次,平均调用率在2.25次。


  这个使用率并不算高。方雷代表认为,电子印章普及率远远低于实体印章主要是受限于知晓率不高、传统观念强。他表示,目前,电子印章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一网通办办理各种资质、证明、审批的政企服务,应用场景相对单一。此外,由于政企双方对于电子印章管理、应用参差不齐,导致双方在数据的交互方面缺乏拓展,制约了企业服务效能的提升。 一网通办注重审批、申请、证明等应用场景运用,而企业自身经营注重经济合同、劳动合同等签约场景运用。


  方雷代表还发现,目前,电子印章数据归档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办法。对于在一网通办中使用的电子印章数据,可根据《广州电子印章暂行管理办法》规定执行,但该《办法》于2020年10月31日到期,后续并未制定新的标准。企业自身经营之中产生的印章数据均由企业归档,标准不一,没有统一的制式,对于后续的查验、证明、数据整合都产生不小的阻力。


  加快推进电子印章推广使用,将助推广州数字化转型,助力打造更高质量、更广范围、更快响应的政企平台。因此,方雷代表建议,提升电子印章使用普及率,主要是加快一网通办”电子印章应用水平提高,全面提升电子印章使用范围。同时,探索政企平台新标准,深度融合政企电子印章数据交互,主要是抓住广州数字化转型高速发展契机,为电子印章应用场景创造新空间、新方向。


  如何提升普及率?方雷代表建议要推动三大转变:一是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,更加注重自主申请使用电子印章,通过更便利的服务与方式,促使电子印章知晓率的提升,提升使用电子印章的普及率;二是从供给侧向需求侧转变,推动政务服务、行政执法、城市治理等应用场景构造,更加注重企业的场景需求,在行政执法、城市治理等方面大力发展电子印章,以线上印章优势为支点,塑造服务型政府新形象;三是从政务服务型向社会活动型转变,大力鼓励自然人、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领域中使用电子印章。


  以劳动合同签订为例,可以推广企业与自然人以电子印章形式签订合约,对电子文档统一归档。在劳动仲裁、劳动争议、劳动执法过程中,执法部门通过对电子文档的调用、查阅,加快受理和执法效能。方雷代表还补充举例说,疫情防控工作中也可以先行先试自然人电子印章签订防控承诺书,推动长三角地区自然人电子印章互联互通。